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二十二章

昔日鲁山海

而那位力压群客,千金买下折扇的公子,立马笑嘻嘻地坐了过来,身旁的扈从也识趣地驱散人群。店家见这形势,哪里不知道其中利害,顿时也没了索要饭资的心思,只说了句“客官尽兴,吃好喝好”就匆匆闪人。

那年轻公子,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岁上下,修为境界平平,只是区区正心境,连号称儒门功法门槛的“修身境”都没有到,鲁山海自然早已将年轻人的实力洞察得一清二楚,跟着的几个扈从里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堪堪摸着治国境的门槛,并且看凌厉气度,似乎像是军中武士。有这等手笔,看来也不是等闲的富家公子。鲁山海心中有了计较,便笑里藏刀地开口问道:“听说你想用一千两来买我手中的折扇?”

那年轻公子满脸堆着赔笑的表情,“不敢不敢,鲁世叔可能不记得我了,但我还是能够认出鲁世叔的,况且这把折扇来历极大,我又岂敢不知。”鲁山海虽说在自己人面前有些混不吝,下限颇低,脸皮颇厚,但在外人面前,还是挺一本正经的。鲁山海思索了半天也没想起这年轻公子自己何时见过,但不妨碍依旧说道:“啊!”一个“啊”字拖了很长的音,拉出一个恍然大悟的弧度,然后哈哈几声,“记得记得,是不是从小就很仰慕我?”

那少年连忙称是,天知道这少年说的确实是实情,鲁山海少年时主动破家而出,放弃大好富贵和爵位的继承,先是与程仁同拜当时大儒孔元为师,后又因一段当时少有人知的内情和程仁大打出手之后,飘然下山而去,独自在江湖中闯出一番名堂,这等叛逆性格确实很受豪门富贵之家的叛逆公子喜欢,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鲁山海本人除了叛逆之外,还有着与叛逆像匹配的天赋和实力,简直是当时燕北城的一段传奇。他的家族迫于无奈,也并未真的将鲁山海视为弃子,只当是叛逆的游子,终有一天会回家的。

不过少年能够认出鲁山海的身份,不得不说是极有眼力的,也许是对自己心中的憧憬身影早已熟悉得像自家后院的墙头,当然更可能是因为那把折扇。少年其实早在燕北城跟着一些狐朋狗友鬼混的时候,就听说过鲁山海和那位儒家书院的院长夫人之间的纠结瓜葛,那时候就对这位曾经叛逆公子由衷敬仰。而且根据他平时留心的各种消息的汇总,当时的故事并不仅仅是一个“三角恋”那么简单,而是包含进当今北唐天子的“四角恋”,当时自己听了震惊得五体投地。

而当时的北唐太子,也就是当今的北唐天子,年纪轻轻便已是年轻一代中各方面的佼佼者,修道方面更是,鲁山海就不用说了,而那最后抱得美人归的程仁,更是天赋卓绝,虽然家世并不显赫突出,人长得也没那么俊俏,但能够被认为儒家接下来几百年的扛鼎之人,岂是一个天才的说法能够说得过去的?而三人当时所求的佳人,也就是这个惊天桃色传闻的女主人公,其实是儒家六圣人中有半个文圣之称的“子夏”第五十九代后人,姓卜,名如春,当时年仅十九岁,便已是令大多儒家修道者望而却步的“治国”境界,而当时追求的三人,鲁山海和北唐太子都已是治国境巅峰,程仁,也就是如今求仁书院的院长,只是区区修身境。

当时根据夏家的提议,据说是那位小姐的提议,定下三年之期,三年之后,三人再行比试,方可看出三人谁更有潜力,那之后,鲁山海和太子都顺利地破境,进入儒家道法的最高境界——“平天下境”,并且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中境,而那程仁终于暂时放弃二十年的通过读书来修身修道的缓慢进程,转而专心修习儒门道法,自此似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三年之内,一年破一境,三年连破三境,并且一跃而成为“平天下”的巅峰境界,举世震惊。世人甚至将其与一千多年前的那位道家不世出的天才庄子相提并论,可见其天赋确实惊人。

甚至有人猜测这位“程仁”极有可能是那位六圣人之一的“理圣”程朱的后人,事实上当然不是,程仁出身贫寒,但自小酷爱读书,为人忠厚勤勉,不作妄语,但跟那位号称以“理学”继承孔孟道统的圣人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这似乎是一个完美彰显爱情的伟大力量的故事,所以结局自然也就不出所料了,当然谁也没有注意故事里那个小姐为什么没有让三人当时就比试一番,而是三年之后,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对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程仁的偏袒,而其实只是因为那个年轻人的敦厚和踏实,让那位早已被家族视为明珠一样的小姐,一见倾心。因为在她看来,鲁山海太过飘逸,游而无根,虽说和同在孔元门下的自己,有着朝夕相处的师兄妹之谊,对自己呵护有加,但在选男人这件事上可来不得半点马虎。而那位太子殿下戾气太重,权力之威总能从说话当中微微透露出来,只有那个叫程仁的年轻人,似山一般稳重刚健,却又如春风朗月一般,平易可亲。

故事的结局其实远非皆大欢喜,无论是执掌北唐全国小半军力的鲁家,还是那位将来极有可能登上皇位的太子殿下,都不能随便轻易就打发了。所以那位小姐和令当时人震惊不已的程仁,最后还是做出了一些妥协,程仁答应当时的北唐太子,愿意建求仁书院,尽心为北唐育五十年人才,而卜如春则是亲自下笔在折扇上画了一幅春桃图赠给鲁山海。当然这把扇子正是鲁山海此时握在手中的那把。

所以昔日的叛逆少年公子可是敢跟如今的儒门未来之光、求仁书院院长抢女人的大豪杰,这让同是贵族公子的少年如何不心生敬仰,仰慕万分?

少年也连忙自报家门,说自己是郑家的第七子,名叫郑郝,因为父亲姓郑,母亲姓郝。鲁山海一听“郑”字,自然就明白了,正是周鲁郑王之一的郑家,世袭镇西将军的郑家。

少年也是个眼皮活泛的,虽说心中对于当年那段往事有着万分的好奇,但还是强行压抑住了,不敢主动去揭鲁山海的伤疤,万一这位性情不好,随便把自己教训一顿也没人敢说些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向鲁山海叙说如今燕北城的风俗世故,毕竟鲁山海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家了。

眼光瞥向鲁山海带着的两个小家伙,于是问道,“这两位是?”

“我孙女和孙女婿”,被明月白了一眼,于是笑呵呵地改口道,“我的两个宝贝徒弟”,梅夏微笑看向那位少年公子哥,点头致意,而明月干脆是气的谁都没理,少年也丝毫不在意这种失礼。

“五月初,在河间郡有十年一次的儒道大会,鲁世叔和两位高足可是要去那里?是的话,我们也可以结伴同行,实不相瞒,我也想去凑凑热闹,看看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少年所说的儒道大会,每十年举行一届,由天机阁举办。天机阁几乎与儒道两家同时兴起而略晚一些,亦是个传承近两千年的机构,其广泛吸收除儒道两大显赫派系之外的诸子百家,也是个像儒道两家一样的庞然大物,其中甚至也包含一些源出儒家、道家的旁支。而天机阁在政治上却是南北独立,既不依附北方独霸的北唐,对于南方诸国也仅限于友好交流,而无政治上的结盟。因而便具有一份天然的独立超然地位,当代阁主早年修习儒家道法,但据说早已突破“平天下境”,进入已经失传的境界。

天机阁所举办的儒道大会,每十年一届。每届雷打不动地分为三项,以棋论道,以剑论道,和最后的以道论道。前两者自然就是棋道和剑道的评选,胜出者接受挑战,直到无人挑战为止,然后天机阁会根据参与者表现,评定出一个一共十人的榜单。能够进行评判的人也都是誉满天下的名士,担任着天机阁的客卿长老,在各个领域都是顶尖的一小撮人,所以评选出的榜单可信度也极高。

比较特别的是,棋道和剑道的榜单都限定必须是三十岁以下,所以更像是针对年轻人天赋的评定。而最后一项,“以道论道”,并不限定年龄,乃是针对由天机阁提出的议题,诸子百家论证争论,最终谁最能说服大家,就是最终的魁首。场面看上去自然就像是在吵架,唾沫星子满天飞。

一千年前的道家天才庄周便是在那时的一场儒道大会上,力压群雄,接连获得三项的第一,弈棋第一,剑道第一,谈天说地、议论风生,也是第一。是当时传颂不休,千载之下依然让人心驰神往的壮举。

除了那三项以外,天机阁每次大会还会公布最新的“名剑榜”,按照执剑之人发挥出的战力来对天下名剑进行排名,比如最近几百年一直居首的是据传传承自儒家至圣先师的“泰阿剑”,不过这已经是近几百年的事情了,历史上其他名剑地位都有变动,而能和那把泰阿剑争夺榜首的是“山海剑”,此剑来历更是不凡,据说是当年轩辕皇帝亲自铸造的一把剑,曾直此剑平定四方,一统天下。搬山移海,有惊天动地之能。

“儒道大会当然会去的,但在这之前我们还有其他事要做”鲁山海答道。

少年会意,也并不如何遗憾,想来开始也并未太过期待能和偶像一路同行。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二十二章 昔日鲁山海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